高通 AI200、AI250 支持 72 芯片协同,对标英伟达全机架
据香港IDC新天域互联了解,高通近日宣布推出 AI200 与 AI250 两款人工智能加速器芯片,正式进军数据中心领域,消息推动其股价暴涨 11%。这家长期聚焦移动与无线通信芯片的巨头跨界,给英伟达主导的 AI 半导体市场投下重磅变量。
据香港IDC新天域互联了解,高通近日宣布推出 AI200 与 AI250 两款人工智能加速器芯片,正式进军数据中心领域,消息推动其股价暴涨 11%。这家长期聚焦移动与无线通信芯片的巨头跨界,给英伟达主导的 AI 半导体市场投下重磅变量。
美国股指期货小幅上涨,截至目前,道琼斯指数期货涨0.48%,标普500指数期货涨0.13%,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涨0.22%。
沪指全天窄幅震荡,盘中一度站上4000点,创业板指冲高回落。截至收盘,上证指数跌0.22%,深证成指跌0.44%,创业板指跌0.15%。全市个股跌多涨少,全市下跌个股超2900只;全市全天成交2.14万亿元,较上一日缩量成交1832亿元,内资主力资金净卖出59
该公司对其新推出的AI200和AI250"基于芯片的加速器卡"提供的技术细节有限,仅表示AI200每卡支持768GB的LPDDR内存,而AI250将提供"基于近内存计算的创新内存架构",代表"AI推理工作负载在效率和性能方面的代际飞跃,提供超过10倍的有效内存
高通周一宣布将发布新的人工智能加速器芯片,标志着英伟达面临新的竞争。该公司迄今已在人工智能半导体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消息传出后,高通股票飙升11%。
高通从一家专注于移动的公司已经走过了漫长的道路,近年来,这家圣地亚哥芯片制造商已经扩展到新的领域,包括消费计算和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现在,该公司已经宣布其最新的 AI200 和 AI250 芯片解决方案,据报道是为机架级配置而设计的。这不仅标志着一个新参与者进入
高通近日推出AI200和AI250芯片解决方案,这一机架级配置专为高效AI推理工作负载设计,标志着高通正式进军AI基础设施领域。该方案大胆采用LPDDR移动内存而非传统HBM,旨在降低数据移动能耗和成本,提供高达768GB的“近内存”容量。这一创新虽针对推理场
北京时间10月27日晚间,高通公司宣布将发布新款AI加速芯片,瞄准AI大模型推理市场。这一AI产品线的发布,标志着这家移动通信芯片巨头公司开启新的AI叙事。
今年初的财报电话会议上,时任英特尔临时联席首席执行官Michelle Johnston Holthauus表示,根据行业的反馈,已决定将下一代数据中心GPU“Falcon Shores”用作内部测试芯片,重心将转移到后续的“Jaguar Shores”,与Gr
大家好,我是薛同学,一名在职网络工程师。我的日常运维工作涉及大量网络安全内容。面对日益多样且复杂的网络威胁,为提升专业技能、拓宽职业道路,我决定考取HCIE-Security认证。
伟创力推出首款由全球制造,集成了电源、冷却、计算和服务的模块化数据中心平台突破性产品亮相,旨在应对日益严峻的电力、散热和规模挑战依托伟创力垂直整合的制造能力与全球布局,该平台专为下一代千兆瓦级数据中心设计,助力运营商将部署速度提升高达30%
在AI领域,NVIDIA一直占据着机架级解决方案的主导地位,不过AMD在OCP活动中,首次公开展示了其机架级“Helios”平台,向NVIDIA的Rubin系列发起挑战。
科技媒体 Wccftech 昨日(10 月 14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在 2025 年 OCP 全球峰会上,英伟达勾勒了“AI 工厂”的未来,展示了 Kyber 机架级技术平台的开发成果,未来将扩展至 NVL576 配置。
博通半导体解决方案集团总裁 Charlie Kawwas周一表示,OpenAI 并不是其在 9 月份财报电话会议上宣布的那个价值100 亿美元的神秘客户。
Greg 在播客里举过个例子,有回早上刚到公司,研发团队的负责人就堵在办公室门口,手里攥着厚厚一叠项目方案,就为了争取下季度的算力配额;
人工智能竞赛的本质,是一场关于物理基础设施的竞赛。屏幕上每一次流畅的AI交互背后,都是数据中心内数以万计的服务器在高速运转,而支撑这一切的,是一个正在以惊人速度膨胀的万亿级实体产业——数据中心。
上海 2025年9月25日 /美通社/ -- 作为全球制造业领导者及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创新企业,伟创力(纳斯达克代码:FLEX)近日宣布其最新模块化机架级冷却分配单元(CDU)正式上市,进一步丰富了公司不断扩展的冷却产品组合。这款产品由伟创力旗下专注于先进液冷技
先给大家看张图。这是美国城市居民的平均电价,可以看到22年之前和22年之后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阶段。22年之后电价涨得很快,一部分原因当然是通胀,但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是AI带来的电力需求大幅增加。
对 MLOps 团队而言,AI 基础设施的关键变化在于:以网络为先的集群设计、面向内存的调度策略,以及数据中心级的供电与散热。优化目标应聚焦于集群层面的作业吞吐、可靠性与可运维性,而非单卡峰值指标。本文将最新基础设施进展转化为可落地的指导手册、SLO 与采购要
超大规模云服务商发明了许多与商业互联网第二波和第三波浪潮同义的新技术,其中许多首先在谷歌被发明。这是有道理的,因为谷歌是第一个达到超大规模的公司,许多问题首先在谷歌出现。